解怨书之雪沉冤

1

认识萧子宁时,他尚还只是皇子。彼时,圣上虽然未立储君,明眼人却看得出,他对萧子宁颇为器重,否则,劳军这种大事也不会交给他。

我当时的身份是偏将,说起来这职位足以在那篝火旁得一个位置,只是因着我是个姑娘,所以大大小小的场合,何将军从不让我出现在上位。

沿着营地周围巡视一番之后,才转了身要回去,远远便看见灯影恍惚中走过来一个黑影。

他背对着烛火,看不清形容,我的手下意识地放在腰间的双刃之上。

“原来你在这里。”他说话的口吻仿佛认识我已经很久,但我知道,整个营中不会有人在意我在何处,也不会有人在意我没有出现在皇子赏赐的酒宴之上。

能寻到这里的,除了仇敌,我想不出第二种可能。

“我找了你很久。”他似乎是看出了我的敌意,在距离我大概五步的地方停住脚。

“阁下找我,何事?”

“久闻大名,既然有机会能见一面,自然不想错过。”他张开双臂向前走了一步。那姿势像极了当年哥哥的动作,他总是喜欢张开双臂将我抱住,让我贴在他的胸口上。

我晃了一下神,再看他的时候,人已经走到我面前。

他微笑着,身上的酒气扑面而来,带着温暖。看清了他之后,我吃了一惊,连忙后退一步,单膝跪下。

“见过殿下。”

我在等着他说免礼,可许久没有等到,于是只好自己抬头看,入目便是他垂下的目光,带着月光一般的温柔。

大约是喝了酒脑子不清醒,所以没有意识到自己现在应该让我起来,可这夜半三更的,若是就这样认命地跪着,大概也没个尽头。

“殿下……”索性冒了犯上的危险,想要开口提醒,可没料到,才一开口,他就已经说话。

“不错,是我要找的人。”

他这话是何意我并不清楚,甚至我也不清楚他究竟从何知道的我,而更加令我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。

见我没有应声,他继续道:“一个女儿家在军中,想必各处都多有不便吧?”

“是。”

“我听说这一次能克敌制胜,多亏了你带人潜入敌军,斩获敌方将军首级。”

我沉默,名义上这功劳乃是何将军的,不管眼前这位皇子因何得知真相,但自我口中说出的绝不能是事实。然而心中又不甘自己以性命博回的功劳让了别人,只好闭口不言。

他未等到我回答,又道:“若我没有猜错,因为姑娘的身份特殊,所以便是军功赫赫,也不过是被当作陪衬。”

我愣了一愣,不知该如何回答他。其实这并不需要细说,只看今日凯旋庆功的宴会上,将军仍旧命我不得露面,也就可想而知。

“不想回答?”

“不能回答。”

无需瞒着他什么,我虽并非经历过宦海沉浮,却也多少能明白,能在皇宫之中受到圣上宠爱,又能安然无恙活着的人,并不简单。他看得透这些事,我却看不透他为何而来。

我仍旧单膝跪在地上,他俯身蹲下来,恰好与我四目相对。

他的五官隐藏在阴影之中,他的情绪也全都被黑暗遮掩。光被他的身体遮住,影子落在我的身上。

或许,当时的一切就已经预示了我从此将在他的影子中。

“我可以让你取而代之。”

“什么?”

并非是装糊涂,只是这一切太过突然,我与他之间仿佛生了默契一样,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实在再清楚不过。

他没有回答我,只是伸出手搀住我的手臂。我顺着他的力道,同他一起站起身。面对着面,我触手可及的地方都带着他热腾腾的酒气。

心里有些慌乱,我忙挣脱他的手向后退了一步。

“需要考虑吗?”

“殿下准许?”

“若我说不呢?”

“条件。”

他似乎很欣慰,朗声笑了起来,回答道:“我没有看错你。”

莫名地,脸上有些烧,我更加用力地握住手中的双刃。

“你在军中五年了吧?”

我点头,从那件事情到现在,整整五年时间,一双手不知沾了多少鲜血,多少人命。记不清的事情太多,有时候连自己也懒得回想。

“一个被流放的人能有你如今的地位,孟秋辉,你甚至比大多数男人都强。”

那又如何?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有价值,换个活命罢了。我现在和以后都永远无法回到家乡,我家族的罪名仍旧没有办法洗雪,我父兄的墓碑上也还是要刻着“罪臣”二字。

想到这些,除了冷笑,我无法用第二种表情来面对别人。这是心头的一道疤,一旦揭开,就是鲜血淋漓,撕心裂肺。

“沉冤昭雪。”他只说了这四个字,但对我而言已经足够。至于我将为这四个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,根本无需在乎。

我没有问他将如何做,也没有问什么时候能够做到。似乎,这更像是一场赌上了自己身家性命的博弈,若是我赢了,将实现我毕生的心愿。可若是输了,将再不会有人记得,曾有河东孟家,曾有一场欲加之罪的惨案。

次日,我在将军的疑惑和同僚的窃窃私语中,与他一起上马前往临源。

将军在想什么我很清楚,同僚在议论什么我也心知肚明。

他们是看着萧子宁从我的营帐中走出来的,虽然我与他之间清清白白。

“你为何要这样做?”

“为了让他们寝食难安。”马上的萧子宁笑得十分畅快,只是那笑容之下总让我觉得带着一丝算计。

他这样做是为了断了我的退路,我明白。

2

到了临源之后,他养我在府中,既没有告诉我该做什么,也没有告诉我他到底有什么打算。

一切对我而言都是未知,而未知能带来的除了焦躁不安,还有怀疑。

只是,我找不到怀疑他的理由,因为,我不知道该去怀疑些什么。

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子,而我不过是一个罪臣的女儿,即便是身有军功,论功行赏也不过只是区区一个将军,在世家林立的临源中算不上什么位高权重。

若论能力,他手下客卿无数,每一个都胜我千百倍,又何须特地笼络我?

那么,他到底在打算着什么?

我想了很久,没个头绪,索性就去问他。

萧子宁的府中我已经熟悉,一路走过去并没有遇到什么阻碍。直到书房门口,我停住脚步,听见里面有争吵声。

“殿下,你这么做,无疑是绝了与那些世家来往的可能。”

“是啊殿下,现在这个时候,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,还请殿下三思啊!”

说话的是谁我并不清楚,但既然他有事在身,我自然不好贸然闯进去打扰。

刚转身要走,就听见背后有人道:“既然已经来了,就进来吧。”

话音未落,脚步声已经到了门口。我的手尚未碰到门扇,他已经开了门,一把携了我尚顿在身前的手。

他的手暖得很,温软如同一块玉石,没有丝毫瑕疵。再想想自己的手,忽然就很怕那些经年累月留下的茧子会割伤了他的皮肤。

想收回手,他却不允,只一味地用手指握住,让我半分挣扎的余地也无。原以为他一个王公贵族,定然是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,却没想到他手上的力气也不输给那些拉得动强弓的汉子。

我的出现,终结了所有的话题。屋中一众年轻的、年老的大臣都默不作声,过了片刻就纷纷起身告辞。

他们眼神之中皆是不善,我尽数看在眼中。

“殿下,人已经走了。”我提醒他现在可以将我放开。

他只装作没听见我说的话,拉着我走到案前,问道:“认得吗?”

听见他问,我方才敢低头去看那案子上平铺着的奏章上都写了什么。

开端写着“上奏父皇大人”,结尾用了鲜红的信印,中间的字遒劲有力,一笔一划写着当年孟家的事情。

河东大旱,百姓易子而食,久等朝廷国库救济不至,孟知州擅自决定开仓放粮。而后南蛮乘此机会入侵,孟知州尽全力抵御,最终寡不敌众,失河东三城。

朝中有人蓄意陷害,先使人诬告孟知州藐视国法,后又网罗罪名以败军之名治罪。以至于孟家一家上下三十二口尽数发配边陲,为奴为婢。

此事当年在河东几乎激起民变,至今河东之民仍思当年孟知州救命之恩。

再向后的事情,许是萧子宁不知,他没有继续写下去。或者我该庆幸他没有继续写,否则不知我是否还能理智地与他继续说话。

“这是幕后之人的姓名。”萧子宁取出一张纸放在我手中。

我展开一一看了,前前后后足有百位,这着实是我不曾想到的事情,当年那件事情竟会牵连得如此广,还是说,这便是他将我带回来的目的?

大概是看出了我的疑惑,他笑道:“你放心,当年参与的人,一个也没有放过。”

“旧事重提,殿下是想要借着这件事情,打压异己?”

“打压异己?”闻言,萧子宁摇头笑了一声,“在孟将军眼中,我便是如此鼠目寸光之人?”

“那么?”

“临源世家林立。”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声,便住了口,但我已经明白他的意思。

在临源城里,世家的地位已经到了不可撼动的程度,他们的子弟纷纷入朝为官,相互联姻,在整个朝廷之中织了一张巨大的关系网。所谓结党营私,大约就是这个意思。

我父亲当年也是因为得罪过其中一家,最后才落得个家破人亡以戴罪之身亡故的下场。

“殿下需要我做什么?”

“靶子。”

闻言,我皱眉,任何人听见自己将作为靶子,都会皱眉。更何况,这里是临源,一旦成为靶子,不出须臾就会变成众矢之的。明枪易躲暗箭难防,这里要比战场上更加可怕。

“我将请圣上封你将军之位,统领羽林卫。”

这一点怕是圣上不会答应,当年流放我家族的诏谕是他下的,换言之,他是我孟家的仇敌,大概不会将这作为最后屏障的羽林卫交付在我手上。

反驳的话才到了唇边,已经听见萧子宁的第二句话:“条件是,你要嫁我为妻。”

3

我应了,没有不应的道理。

次日上朝,萧子宁上奏了这件事情,向后的日子,临源城里就没太平过。旧年兴盛了百年的家族,一家接着一家被查抄,该斩首的,该流放的,该被牵连的,没有任何人能够逃脱。

就如同父亲当年说过的,伴君如伴虎,宦海之中从来都是朝不保夕。

闹了足有两三个月,血腥味才渐渐散去。那么接下来,整个临源盯着的大概就是萧子宁的婚事了。

他不着急,我也并不上心,他有他需要操心布局的事情,我亦有我心中的头等大事。

操控当年那件事情的人被判在菜市口受剐刑,一万三千五百二十三刀,我一刀一刀数着,一连在那菜市口站了三天。

萧子宁就坐在对面的茶楼上喝茶,直到我看着行刑完毕,才走下来与我一同上了马车回府。

我与他一路无话,心中的情绪无法宣之于口,因为他不会懂,也不该知道一件工具的感情。

没错,就是工具,一把刀一柄剑一样的工具。

“我以为他们断气的时候,你会哭。”萧子宁就坐在我身边,马车中空间狭小,我二人肩并着肩,余光之中便能看见对方的存在。

我垂头沉默,重重地吐出一口气。

“殿下需要秋辉做什么?”他已经履行了他的承诺,那么该轮到我了。

圣上的诏书早在三日前就下到了皇子府,他封了我羽林卫的头衔,但对于我与萧子宁的婚事只字未提。不知究竟未许,还是萧子宁没有上奏。

说实话,我并不明白萧子宁的用意,若想要控制羽林卫,有很多种方法,可他偏生选了最不能服众,代价也最大的一种。要知道,若他将那些人揽入麾下,那么他在朝中的势力将无人能够撼动。

“我知道那场大捷的整个过程。”萧子宁目视着前方,淡淡地道,“孟秋辉,你带兵打仗得了你父亲的真传。”

“那又如何?殿下麾下并不缺能够训练羽林卫的人。”

“但缺一个没有野心的人。”萧子宁看了我一眼,嘴角露出一丝笑意,“孟秋辉,嫁给我之后你与我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,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让人放心的羽林将军吗?”

“殿下怎么知道,秋辉不会背叛你?”毕竟不是心甘情愿嫁的,毕竟我从未遇到过自己喜欢的人。而且,归根到底,我父亲是死在他父亲手中,我与他还隔着这一层抹不掉的仇。

他转过身凑近,我退无可退,只好看着他压过来,与我鼻尖相对,四目凝视。心跳得太快,整个脑袋都有种充血的感觉,脸上在烧,一定已经红透了。

“孟秋辉,你不是这种人。”他仍旧在笑着,从微微浅笑到朗声大笑。坐直了身体,他又接着道,“给你孟家沉冤昭雪,是你还活着的唯一理由。”

他没有说错。

“现在这理由已经没有了,你已然生无可恋,那便不如将这性命报答给我,你说呢?”

他说得轻描淡写,连看着我的时候都恍然有一种在开玩笑的样子。但我知道,他是认真的。

他想要的,就是孟秋辉的性命。

4

训练羽林卫并不是什么难事,因为萧子宁已经为我打点好了一切。换言之,我只是一个幌子,从我走马上任那一天起,整个羽林卫就已经被牢牢控制在萧子宁的手中。

他想做什么?造反吗?可是,圣上已经对他十分信赖,甚至有传言说私下里圣上已经拟定了诏书,立萧子宁作储君。

我没有再问过,只是听从着他的安排,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。在临源总好过在战场上刀光剑影,至少目前为止我还能安然活下去。

以羽林卫将军的身份在宫中行走久了,多少都会听到一些不该听到的事情,比如,有人与后宫中的人暗通消息。

这一次是真的给我碰上了,抓到的人身上带着信,那信上将圣上的饮食起居写得详尽。这可是要杀头的大罪,一来我自己无法定夺,二来已经是三更天不好惊扰圣上,于是只好暂且押下他。

至于如何处理,也着实是个难题,我既怕他是萧子宁派来的,也怕不是。

终于,四更天圣上起来时,我还是将事情禀报给了圣上。

一干还在临源的皇子,加上我,一律被罚在了大殿中跪着等圣上。萧子宁也在,他只是深深看了我一眼,什么情绪都没有。

事情果然不出我的意料,那送信的人一口咬定是萧子宁派他来的。当着圣上的面,信誓旦旦地说若是欺君罔上甘愿被杀。

圣上许久没有说话,一刻钟之后突然唤我名字。

我连忙上前,听见他对我道:“他既然心甘情愿,那就成全了吧。”

我怔了一下,圣上龙颜之上立刻有了三分不悦。心中一惊,连忙应了声“是”,着人将那跪着的人带出去,眼看着他被处死之后回来复命。

站在门口,却发觉大殿之中一丝声音也无。圣上训儿子多数时候不会顾及他们的颜面,声音隔着两道墙也还是听得见。这一次不知怎么,竟会沉默不语。

只好硬着头皮走进去回报了,龙椅之上闭目养神的圣上缓缓道:“三更时朕就知道这件事了。”

“臣失职。”我识相地跪下,并不知等着我的将会是什么。

萧子宁就跪在我旁边不远,他悄悄回头看我,微微颔首一笑。这算什么?安慰吗?

“你四更才报,的确失职,念在你是为着不惊扰朕休息,死罪免了,活罪……就在这里跪到日薄西山吧。”

“谢圣上。”这惩罚说轻不轻,说重不重,更像是做给人看的。

这事情居然就不了了之了,圣上没有因为这个大发雷霆,也没有圣旨要求继续调查。唯一受罚的只有被处斩的送信人,和揭开了这件事情的我。

独自跪在大殿里,我怎么也想不通,私自传递圣上消息可不是小事情,怎么就这样大事化小地结了呢?

“在想什么?”萧子宁出现在身后,站在我身旁,与我一起盯着那空荡荡的龙椅。

“我是在为谁受罚?你,还是圣上心中的父子之情?”

“若立起的靶子没有引来利箭,岂非是白白浪费了?”萧子宁的声音里总是会带着笑,不深不浅,恰到好处的笑意,仿佛是面具,将真实完全掩盖。

“可圣上没有追查。”

“不代表这件事情就结束了。”萧子宁意味深长地垂头看我,我仍在疑惑之中,仰头看着他,“外面已经日薄西山,该回去了。”

我挣扎着要站起身,无奈跪得实在太久,双腿麻木不听使唤。正无计可施,猛然腰间一紧,被他揽着腰扶着手臂拉了起来。

“多谢。”

他笑了一下,问道:“想知道原因?”

“自然想。”

“好,回家之后告诉你。”他说着,弯腰将我横抱在臂弯之中,朝着大殿外走去。

“回家”吗?我在他怀中,为这两个字失了神。已经许久没有人对我说这两个字,他这样说着,这几个月来也这样做着。

鼻子一酸,我将头贴在他肩膀上,闭上眼睛,泪沿着面颊落下来。他的脚步大概因此略微停顿了一下,又或者不过是我的错觉。

5

膝头淤血,行动不便,于是告了假在萧子宁的府中养着,却没料到,他也告了假,留在府中陪我。

事情变得有些微妙,他的关心渐渐开始让人无法抵挡,温柔竟也成了一种攻势。萧子宁,你想做什么?不仅要人的性命,也要人的心吗?

“殿下还未告诉我原因。”

“我说过,回家了告诉你。”

“可这里……”

“是我的家。”他接过话继续说,闲闲地翻过一页书继续看着。

我哑口无言。

那天在大殿里原来是我会错了意,感动错了心意。

不知为何,心中泛起一阵烦躁不安,挣扎着下床便要出去。

脚才沾地面,便听见坐在对面的萧子宁凉凉地问:“做什么?”

“出去。”

“你行动不便,有什么事情……”

“不必劳烦。”

的确,这点伤对我而言本算不得什么事情,只是心里一时生了小女儿家的心思,才称病不出,整日只在床上靠着。

有些话就好像是灵丹妙药一样,落在心上,顿时什么小心思也都没有了,只觉得又是生龙活虎如从前一般。

才走了两步,他已经从书案后来到面前,拦住我的去路,低下的目光逼过来让人忍不住想要躲开。

良久之后,萧子宁突然笑道:“孟秋辉,你这算是在闹脾气?”

我别开头,本想着不说话,可又觉得这是在默认,便回答道:“秋辉不敢。”

“那为何好好说着话,就要出去?”

我不想回答,只好吃力地转身回到床上坐下,他似乎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我,索性过来坐在我身边,定要问出个缘由。

“殿下若是不想说便罢了。”

何必拿话来刺人呢?我将目光落在窗棂上,刚好阳光落下来,刺得眼睛有些酸痛。

萧子宁半晌没有做声,想着许是在思考些什么,好久才冒出一句话来:“你尚未嫁给我,这里自然算不得真正的家。”

“那我若是嫁给你呢?”我脱口而出,旋即愣住。这话中到底有多少是在赌气,有多少是真实心绪,怕是连我自己也不能十分知晓。

他含笑看着我道:“那么,我在何处,何处便是你的家。问题是,孟秋辉,你准备好要嫁给我了吗?”

“没有。”

“好,我给你时间准备。”

这话头到此为止,他话锋一转将原因一一讲给我听。

人是我抓到的,若我认为这人是受了萧子宁的命令,自然不会贸然交出去,那么圣上追问起来,我的罪责可就不止罚跪这样简单。但我将人交了出去呢?那人一口咬定是萧子宁派出的,圣上即便是不信,到底对萧子宁也会心生疑虑。

“但圣上并未追究。”

“因为追究之责已在我身上。”

“你?”

“孟秋辉,这可是皇宫之秘,你若是继续听下去,可就容不得你抽身了。”

“秋辉性命已然是殿下的,还有抽身的可能吗?”

6

其实,从萧子宁能够为我孟家洗刷冤屈时,我就怀疑在他的背后得了圣上的默许,而今方才确准,的确如此。

我父亲当年无论在朝中还是在河东都极有威望,当年虽迫于世家联手之力蒙冤,但不堕威名。故而以为他平反的名义牵连各大世家在内,再合适不过。

至于我,朝中有才能统领羽林卫的人虽然多,但能够完全独立于各大世家势力之外的,却只有我一个,所以萧子宁才会费尽心思打探我的下落,并且将我带回临源。

可是那些人,该杀的杀了,该剐的剐了,我如今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?

他没有回答我,但笑而已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,我仍旧好好地统领着羽林卫。只是,渐渐发觉羽林卫中的人员交替起了变化。

起初并未在意,只以为是新老交替罢了。这事情本是归着内廷司管辖,我无权自然不能越权过问。

但事情这般异常,令人不得不担忧。

羽林卫乃是护卫在圣上周围的最后一道屏障,丝毫不能大意。而且几日之内,圣上就要去行宫祭天,比寻常时候更需要小心防范,这个时候换人,总是令人有所疑虑。

本是念着这件事情想要回去与萧子宁商议,偏生这时候萧子宁不见踪影。问了府中的人方才知道他受命前往河东去了,至于去做什么,又是我不该问的事情。

但他留下了话,说那些羽林卫中新进来的人是自己人,无须担心。

过了三日,带了这我根本不熟悉的羽林卫跟着圣上离开皇宫,前往虞山行宫。

萧子宁不在临源,另一位颇受宠的皇子因着与后宫私通消息被贬谪出了临源。圣上大约于父子情份上心灰意冷,没有让任何一位皇子随行,车驾外面只有我骑马跟着。

圣上这一路都在咳嗽,而且一阵比一阵更加剧烈,这越发让我觉得不安。

终于到了虞山行宫,圣上遣退了周围的人只留下我站在书案旁。烛光之下,他的苍老越发明显,仿佛风中残烛,不小心便会熄灭,化为一缕青烟。

若父亲还在,大概也是这样吧。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
“圣上龙体欠安,不如歇歇?”许是因为想起了父亲,口中便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。

圣上愣了一愣,我也一样愣住。猛然反应过来,慌忙跪在地上口称“恕罪”。

“起来吧,是该歇一歇了。”圣上似乎今日心情尚好,并未与我多计较,反而指了指台阶,让我坐在他身边。

“秋辉。”

“圣上。”

“朝中虽然也有几位女将军,但都是世代将门世家出身,你一个百姓家的女儿,怎么想起舞刀弄枪,不找个好人家嫁了呢?”

圣上这话说得云淡风轻,落在我耳中却是平地生雷。

他并不知道我的来历?并不知道他平反的那个孟家还有一个女儿?那么,萧子宁说的话算怎么回事?他的奏章,这羽林卫将军的头衔又是怎么回事?

“秋辉?”

“圣上。”我惊得一下子站起来,顾不得什么君臣之礼,问他,“请问圣上,难道您从未问过我的来历吗?”

“不曾。”圣上皱眉看着我。

“那么,这羽林卫将军圣上又是因何要给我这样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呢?”

“你这是在质问朕?”帝王翻脸通常很快,面上早已经八分不悦。可我眼下管不了那么多,便是拼了犯上罪名,也必须要问清楚。

“请圣上息怒,臣只是想问清楚事情的来由。”

他尚未开口,忽然听见门口一阵惊叫,内侍官从门口跌跌撞撞地跑进来,高声道:“羽林卫,羽林卫谋反了。”

7

我看向圣上的时候,他也在看我,此时我身上带着双刃,与他相距不过两步之遥。

对视的一瞬间,我忙向后退了两步,单膝跪地道:“臣并不知情。”

“朕相信,若你有弑君之心,方才已经动手了。”

外面已经乱成了一团,逃进大殿之中的人都挤在圣上身边。行宫之中除了羽林卫之外,尚有其他驻军。

守住这座大殿的门口,撑到二进门的驻军赶到便可。我握了握手里的双刃,自己都能感觉到手心里的冷汗。若真是被有心人算计,这些替换来的羽林卫只会更强。

我挡不住他们,这毋庸置疑。

“臣会尽力。”

“朕,想知道你的来历。”

万没有料到,圣上竟会这样说。

犹豫了片刻,我回答他:“河东孟知州女,孟秋辉。”

我想,他心中的情绪大概很复杂,当年,正是他亲自下了命令毁了我孟家,如今身家性命却要我一个孟家的女儿来救,何等的讽刺,又何等的无可奈何。

“圣上是否觉得,当初不该让我做这羽林卫的将军?”我站在阶下冷眼看着高高在上的帝王。

他端坐在上位,凝视着我,道:“孟家一门忠烈,朕今日才真正明白。”

我微微笑了笑,但愿他过了这一劫还能记得曾对我说过这句话吧。

可我这样的人若是人死灯灭,又有谁还会记得呢?

他吗?心里忽然念及萧子宁。他骗了我,至于为什么,我临死之前怕是得不到一个答案了。

转了身出去,身后的门缓缓闭合。

我一个人站在台阶上,看着围在下面的那些羽林卫。他们手中明晃晃的刀冰冷锋利,可是这些人都站在原地,没有动,也没有继续一拥而上。

是在等着谁吗?

双刃出鞘,贴在手臂上,我的目光在他们的面上一一扫过,最终落在一个人的脸上。

带兵打仗的人,总会有一点笼络下属的小技巧,我能做到对每一个人过目不忘,而且即便时间隔得很长了,也仍旧会记得,叫得出每一个将士的名姓。

这个人跟过我父亲,虽然只有一次战役,但足够我记得。

“孟少将军。”显然,他自己也知道被我认出,索性大方地出来见礼。

我微微颔首算是见礼,心中已然凉了一大截。

所有的事情都连在了一起,萧子宁,你什么时候出现?

8

我们在大殿门口僵持着,他们没有进攻,我也一样没有出手。

一直到,最内层宫墙上的大门被撞开,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出来,一瞬间驻军和京畿的卫队将我们全部包围。

萧子宁分开众人走到我面前,他看着我,平静淡然。

这便是我存在的目的,也是他说要我性命的原因。

“你骗了我,萧子宁。现在坦诚相对,你可以告诉我答案了。”

一个我从未问过的问题,我与他心知肚明的答案。

“你为父寻仇,卧薪尝胆五年终于凭着军功成为羽林卫的将军,并让旧日部下混入羽林卫中,趁此时机带着孟家旧日的部下犯上作乱,意图谋害圣上。”他的声音仍旧温柔,只是没了笑意。

“这就是答案?”

“嗯。”

“即便没有这些,你仍旧是储君的不二人选,何必?”

“孟秋辉,你在临源城这么久,听过另外一个人吧?”

“那位被贬谪的皇后嫡子?”

“临源世家林立,主张立嫡,我对你说的每一句话,都是真的。”

只不过都是些并未说完的话,我苦笑了一声,真不知该欣慰还是该咬牙切齿。

想必圣上在一众世家老臣的压力之下,改了自己立储的人选,是以将萧子宁迫得走了这条逼宫的路。

“束手就擒,我可以保住你的性命。”萧子宁再上前一步,压低了声音对我道。

“如今所有的谋划都已经完成,你还需要孟秋辉的性命吗?”我凉凉地对他笑了一声,“萧子宁,利用便是利用,你又何必要求我嫁给你,何必许我回家?”

“秋辉……”萧子宁似乎是想说什么,但话未出口我的刀已经刺过去。

他既然许我的不能给,那么我也只好亲手去夺。萧子宁,生不能与你同衾,那么死同穴可好?

手腕被他握住,转身换步,却不曾料他的身法更快一筹,早已经到了眼前。只觉得腕上一疼,手中利刃铮然落地。

我从不知道,他竟有这般身手。我被他擒在臂弯之中,丝毫动弹不得。

“萧子宁。”

“我许了你的,绝不会食言。”

这是我听到的最后一句话,他话音犹在耳畔,后颈传来剧痛,人事不省。

9

醒来之时,人已经在皇宫之中,外面没有杂乱声音,想必所有的事情都已经解决。

我不知道我在这场逼宫之中究竟是何种身份,心中只是一片绝望。

“你醒了?”萧子宁的声音从旁边传来,我转头看时,他就坐在不远处的书案后。

我直视着头顶上,没有应声,亦或者说,我不知该如何面对他。

恨他吗?必然是,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残忍莫过于给了希望又无情打碎。

可是,若我不曾抱有热切的希望,又怎么会有恨呢?

“你的每一次战功都会汇报给我父皇,我只是授意何将军不要让你知道。”萧子宁走过来坐在床边凝视着我,“孟秋辉,我已经认识你五年了。”

“你算准了我只有在军中熬出头才有可能为孟家平反,一旦这条路走不通,就会选择与你合作。”

“是。”萧子宁将我的手放在他的掌心中。

我想抽回手,可惜根本无法移动分毫。

“你对我做了什么?”

“我说过,秋辉,我从未有任何一句话欺骗你。”

“所以?”

“我将娶你为后。”

“若我不肯呢?”

他似乎并未料到我会这样说,握着我的手怔愣了好一会儿,缓缓地道:“这药三个时辰之后自会失效,名义上,孟秋辉已经死了。”

说完,他起身走到门口,又停住道:“我给你时间准备,没有期限。”

10

来临源的时候,我与他并辔而行,离开的时候,形只影单。

老皇帝禅位给了平乱有功的萧子宁,出了皇榜,孟秋辉已经伏法,念着孟家一门忠良留了全尸送回河东。

在孟家祠堂下葬那一日,我也在,远远地看着自己的墓碑。

此后我将如何,我并不知道。

或许是在他治下的太平盛世里悄无声息地活着。

又或许……